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米博体育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米博体育官网入口俄罗斯“怪趣”一箩筐 看完解析“见怪不怪”

2024-04-12 04:30:59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米博体育官网入口俄罗斯“怪趣”一箩筐 看完解析“见怪不怪”【俄罗斯龙报记者商永报道】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华人圈里,经常能听到这样的顺口溜:绿草地白雪盖,姑娘裘皮大衣穿在外,拉达车比奔驰车跑得快,干活的全是老奶奶。

  在刚到俄罗斯时,小编对这“四大怪”颇感兴趣,也想尽快探个究竟。但在这里生活久了也就见怪不怪了。因为这些所谓的“怪”体现了俄罗斯人的生活场景、性格特点,对当地民众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圣彼得堡位于俄罗斯西北部,靠近波罗的海,涅瓦河横穿城市。圣彼得堡属温带性气候,受海洋影响,夏季不热,冬季也不算寒冷。不过,冬季在海风较大的时候,人的体感温度还是比实际气温低的。圣彼得堡瓦西里岛离波罗的海最近,住在岛上的很多人对这个体感温度深有体会。

  进入10月、11月,是“她”的雨季。12月初,开始慢慢下起雪来;由于此时气温不是很冷,在很多广场、居民小区的绿化带,植物还是呈现绿色的。下雪后,覆盖了绿植;当雪融化米博8383,绿植也再次呈现。因此,这个现象也造就了圣彼得堡冬季的别样美丽。

  这个时间过后,圣彼得堡会经历漫长的大雪天气。而这时的圣彼得堡在白茫茫的大雪中也显得格外美丽。

  大雪下得最大时,经常会出现上班的居民早上“挖”自己爱车的现象:扫雪、铲冰、发动汽车并加热前后车窗玻璃、座椅、方向盘、后视镜等;一套“程序”下来,也耗时不少。不过,为方便民众在冬季的出行,在俄罗斯市面上销售的汽车,即使配置较低也都具有这些加热功能。

  靠近北极圈,也让圣彼得堡拥有白昼和极昼两种自然现象。极昼时,圣彼得堡的冬季显得特别漫长。而这也让俄罗斯人催生出很多有趣的户外活动。如在涅瓦河上冰钓,去各大滑雪场滑雪,逛各大博物馆、剧院感受艺术的魅力。

  最让大家感兴趣的还是在周末别墅里的度假活动。一到周末,很多俄罗斯人喜欢在郊区的别墅里生活,约上几个朋友在院子里进行俄式烧烤,开启一瓶伏特加,做游戏、聊聊天;晚上大家会聚集在别墅的桑拿房里一起“蒸”着,随后光着膀子在雪地里滚上一圈、尽情享乐。

  看着这些有趣的活动,是不是马上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此时来圣彼得堡,不仅可以领略不一样的风情,而且往返机票、酒店住宿也是相当便宜。

  夏季,圣彼得堡白天的时间特别长,气温也特别好。6、7、8月是游客最多的时间,此时也是“她”一年当中最美的时节。

  在圣彼得堡,夏季的“夏宫”在喷泉开启时相当壮观;但冬季的“夏宫”雪景也一样迷人。(张帅/摄)

  在冬季,圣彼得堡市民喜欢逛各大博物馆、剧院感受艺术的魅力。图为剧院上演的精彩剧目。(李双杰/摄)

  俄罗斯盛产美女。在当今体坛、政界、商界、娱乐圈里活跃的俄罗斯美女比比皆是;她们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仅谈吐得当,而且气质过人。以网坛的莎拉波娃为例,就“俘获“不少球迷的芳心。

  有人说,结婚前的俄罗斯姑娘是最漂亮的;生完娃之后,就不漂亮了。其实不然,现在的俄罗斯姑娘很会保养自己,尤其是在生娃之后更会保养。小编在健身房里,经常见到升级“当妈妈“的俄罗斯女士,在用心塑造、恢复自己的完美身材。

  俄罗斯姑娘天生爱美丽。出席各大场合,与朋友聚会,她们都要盛装打扮。寒冷的冬季,也藏不住她们的美丽。冬季的莫斯科、圣彼得堡街头,随处可见穿裙子、高筒靴、、外面身披皮草大衣打扮的姑娘们。第一次见到这样现象的游客都担心地问一句“会不会很冷”。

  依小编看来,出现这样的现象,原因有两个:一是不想让冬季藏住“她们的美丽”;二是俄罗斯的供暖设施为她们的穿着带来了便利。

  在俄罗斯的冬季,户外气温低,但屋子里的温度犹如夏天。很多人这样打扮,也是为了方便走进屋子里换装。逛商场时,我们会看见很多姑娘走进商场便脱掉皮草大衣,而裙子、、高筒靴的行头,也适应屋内的温度。现在很多在俄的年轻华人也开始尝试这种穿着打扮。

  俄罗斯姑娘的美丽不仅体现在外貌与装扮上,而且还体现在她们的气质上。圣彼得堡的姑娘们平均身高在1.70米以上。拥有好身材、大长腿,走起路来也是十分优雅。其实,在俄罗斯的大街上,我们很少见到驼背弯腰的行人。不论是年轻人、老年人,他们走起路来都是昂首挺胸。这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出俄罗斯人对生活、工作的信心十足。

  很多来俄的中国游客都开玩笑地说,现在的俄罗斯姑娘都有“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气质”,男人们都有“彼得一世的风范”。

  在俄罗斯,“拉达车比奔驰车跑得快”这一“怪象”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拉达车跑得比火箭快”。之所以这么形容,就是想体现出“俄罗斯人开车快”的一面。小编在俄罗斯生活多年,感觉俄罗斯人办起事来虽然慢,但很有条理。不过,唯独驾车,他们是“真得快”。

  以前一提到“拉达”,肯定就会想到俄罗斯。这是俄罗斯汽车工业的标志。拉达车不仅价格便宜,而且保养、维修起来很方便。有些“拉达”车型是手动挡的,经过专业的一番改装后,成为喜欢“玩车族”的“上上品”。不过,价格便宜才是它最大的优势,毕竟适合大众的购买力。记得有一次,小编与同事驱车办事,在路上见到一辆拉达车,其车后窗上用俄文写着“虽然我开的是拉达,但我没有。”

  说起俄罗斯人开车快,很多坐过俄罗斯计程车的华人都会“吐槽”。小编记得一次打车经历,感受到司机的“纯属驾驶技巧”,加速、并道、超车一气呵成,比导航规划的时间提前10分钟抵达。虽然安全抵达,但小编下车时,紧张感却迟迟不能退去。

  喜欢玩车、开快车的现象比比皆是。一到夏天,圣彼得堡迎来白昼,白天时间变得更长,很多喜欢骑摩托车的俄罗斯人都喜欢在凌晨出来“赛一赛”;如果您家临近马路,即时在房间里也能听见街道上热闹的发动机轰鸣声。在瓦西里岛“27线线”的空旷广场,经常会看到开着拉达车玩漂移的俄罗斯年轻人。

  “十次车祸九次快”。开车快,也致使俄罗斯的交通事故大幅提升。除了开车快,还有一些俄罗斯司机存在野蛮驾驶的习惯,容易开车斗气。他们经常把马路变成赛车道,这些“路怒症”的事件也给出行的人们带来极大的危害。近些年,俄政府也是频出“重拳”治理“路怒症”行为。

  记得有一次,小编撞见因变道互不相让的两个司机,在大马路上演5分钟“拳击赛”的行为。当时,小编和一位老大爷上前进行了劝阻,随后两个人以和气的方式收场;双方握了握手,便各自离开了。

  我们不赞成在马路上“开快车、炫车技”,一切提倡安全出行。但俄罗斯人一些好的驾驶习惯也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如礼让斑马线上的行人。在俄罗斯有很多没有交通信号灯的斑马线,司机在看到有行人通过时,都会第一时间停下,等行人安全通过之后再行驶;一些有礼貌的司机还会打出让行人先走的手势。

  小编有一位俄罗斯朋友,其在中国求学期间看到很多右转车辆、以及车辆在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的斑马线时,没有礼让过斑马线行人的行为;也看到很多行人不遵守交通信号灯通过斑马线的行为。他说,这种现象在俄罗斯很少见到。对此,他甚至开玩笑地表示,“都说俄罗斯人是‘战斗民族’。但在礼让行人这方面,中国的部分司机们更像是‘战斗民族’;无论斑马线上的行人有多少,他们都会一个劲儿地往前开。”

  在商场、街道、公园、超市,有很多打扫卫生的老奶奶。在各大博物馆、画廊、剧院,也可以随处看见老奶奶们工作的身影。

  很多人都说,俄罗斯老奶奶们的工作“战斗力”极强。小编身边就认识一位70多岁的女士,她不仅是苏联时期高校毕业的编程设计师,而且还在50多岁时学习了财务、法律等知识,并试获得上岗资格的证件。可以说,她在工作岗位上是样样精通。

  在俄罗斯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小编分析,与这些原因是分不开的:俄罗斯的出生率低、人口老龄化严重、男女比例严重失衡。

  我们先看一组数据。塔斯社此前报道过“俄联邦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19年1月1日,俄罗斯人口总数为1.468亿。2018年俄罗斯人口减少了0.06%,即9.35万人。联合国的数据更“难看”,预计俄罗斯人口在2050年将最低降至1.19亿人。而在今年1月,俄总统普京发表国情咨文时,开篇就谈及人口问题。他也表示,过去一年,俄出生率再次呈现负增长,国家进入一个人口增长的艰难时期。

  另据新华网此前的一篇报道数据显示,近年来俄罗斯人口老龄化风险加剧。 俄罗斯2010年超过劳动适龄阶段的人口在俄罗斯国民总数的比例为22%;到2013年,俄罗斯一些地区老年人口比例已经接近28%。危机还表现为俄罗斯社会男女性别比率失调,且女多男寡不断加剧。俄罗斯女性国民占国民总数的54%,男性占46%。并且男女平均预期寿命相差悬殊。2009年俄罗斯男性平均预期寿命为62.8岁,女性为74.4岁。对此,很多媒体评论称,照此下去,俄罗斯终有一天变成“女儿国”。

  谈完原因,我们再谈谈老奶奶的工作能力。在各行各业工作的俄罗斯老奶奶虽然年纪大了,但并没有影响她们在工作上的敬业程度;她们对人也很和善、特别热情。

  说到制止不文明行为,小编觉得老奶奶们确实做得到位。记得有一次,有个年轻人不遵守信号灯过斑马线,被对面的老奶奶教育一番。起初,年轻人还顶撞,但在后来的十分钟说教里,彻底“妥协”。很多有留俄经历的朋友也曾开玩笑地说,“和谁‘吵架’也不能和老奶奶‘吵架’,你一定会以失败告终。”

  以上就是本期介绍的俄罗斯“四大怪”趣闻。小编今天先介绍到这里。俄罗斯的“怪趣”还有很多,我们下期接续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

href=""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