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分类>>“跑路前夜这群人还在疯狂敛钱!” 中国健身房的末日最大骗局
“跑路前夜这群人还在疯狂敛钱!” 中国健身房的末日最大骗局崭新的年卡还没退,有些会员衣服甚至还锁在柜子里,损失最大的是那些卡里还买了上万元私教课的人...
很多健身教练都告诉刀哥,健身房的老板们并没有什么心思打理健身房:主业可能是炒房、炒股或者其他投资,健身房不过是他们的第二、第三甚至是第四产业。点此处查看:世道变坏,是从“不要脸”的人占尽便宜开始的
这个时期,北京和上海一马当先,相继出现了浩沙、中体倍力、青鸟,威尔士、一兆韦德等健身机构。2002年,北京的平均薪资刚刚到两万,办一张中体倍力的年卡就得搭上一半的年薪,卖到1万元。
开店越来越疯狂,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新增的会员数量有限,无法弥补成本缺口,这些健身房想的不是改善健身房质量,留住老会员。
办卡和私教课的两项收入,在健身俱乐部的收入结构占比中占到了89.3%,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
“办卡时候健身房承诺办两年卡送一年,总共是三年,金额是1888元,我那天去健身,就毫无征兆的关门停业了!”
最可气的是,在倒闭之前,销售还在不断跟会员撒谎,称健身房会建造游泳池,诱导消费者升级会员服务。
到现在,这家在健身房门口张贴着由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向该健身房负责人罗先生发出的公告,公告上写明该健身房同时还欠了35名员工近20万的工资!
胆子大到连健身房都不用开,招几个销售在地铁口以健身房即将开业为理由,用户办预售卡,金额也不大,从50-500不等。点此处查看:“以流氓标准要求自己,以圣人标准要求别人”:我见过最无赖的人,就是这一种
在金错刀的读者里,有一位10年换了6家健身房的资深教练,说出了一些:“在健身房里最抬得起头的不是会上课的私教,而是最会卖课的私教。”
一般一个健身机构有20至30位私教,只有2、3位是顶尖的,他们也成了首席营销员,专门上体验课,往往以优惠为名不签合同不开米博体育官网,而一旦消费者购买课程后,就会换其他教练上课。
不顾复购率的大肆开店,严重忽略用户购卡后的体验,优质教练的流失,到最后等来的结果只能是一家接一家的关店、倒闭、跑路...
在互联网健身势力和私教工作室的崛起下,他们一个在产品上下功夫,一个在服务上下功夫,而几千平米的传统健身房却显得弱不禁风、经不起任何“风吹草动”:
到最后,健身房大门紧锁、销售改名换姓重新开张,创始人捞金跑路、迟迟不肯现身,只剩下地铁口年年挥之不去的那句: